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二. 南海出家,韦驮护法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月七日,“卢沟桥事件”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八月十三日,淞沪战争爆发。八月二十三日,三架日机空袭枫泾,在一阵阵震耳欲聋的炸弹轰响中,房屋成片倒塌,百姓惨遭伤亡。十一月五日,十万日军乘大雾大潮偷袭登陆金山卫。十一月七日,数十架日机再次轰炸枫泾,金山县城当日陷落。八日,大批日军占领枫泾火车站后,从南栅、东栅攻入枫泾镇,一路上见屋就烧,见人就杀,整个枫泾陷于一片火海中,全镇三分之二房舍化为瓦砾。
  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占领下,天生阳光灿烂的弥陀脸上,好长时间也没了往昔的笑容。
  他二十五岁那年,清凉庵镇的镇长过生日,他大哥和镇上一些人前去祝寿。由于日伪的高压统治,平时大家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酒足饭饱后,有人玩起了麻将,不打麻将的就随便聊天。不料,有人去日本人那里告密,说是有一帮人在聚会。风声传来,有几个人借故先走了。大哥等人自以为来镇长家吃碗生日面,不是聚会,又没干什么坏事,不必逃。没想到,在场的十多人都被日本兵抓起来,有五六个特别看不顺眼的当场就被枪毙了,他大哥也死于日本鬼子的枪子之下。
  他大哥死时年仅三十多岁。大哥一死,两个嫂嫂不由分说都离开了庄家,不久又都重新嫁为他人之妇。
  此时在弥陀家里,他的姐姐和妹妹都已出嫁,他成了庄家的独子。父母对弥陀自小就特别钟爱,现在把振兴家族的希望,都寄托在弥陀身上了,看他年纪不小了,也不顾他本人愿不愿意,硬是要给他找个媳妇,要他早日结婚早生子。
  弥陀久有出家修道之心,此时面对父母给他找来的对象,没了退路,这岂不是要逼他摊牌了么!三十六计走为上,他决意离家出走。金山地区寺院不少,可他一连走了好几家,却没一家肯收留他,都说你弥陀名气太大了,你在我们这儿出家,你父母肯定要找上门来!他想想,那就走得远远的,别让家里人知道吧。于是他暗暗准备了盘缠和替换衣物,约了一个姓王的结拜兄弟,趁没人注意时,悄悄离开枫泾,搭船去了普陀山。
  自古以来,普陀山被称为南海观世音菩萨道场,自公元九世纪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的观音像落户普陀,创建了不肯去观音院,后世多有兴建,山上寺院林立,一度被称为震旦第一佛国。抗战时期,日军于一九三九年占领了普陀山,封锁了海港,听说观世音菩萨曾在空中显圣,令占领军不敢过分胡作非为,但来普陀烧香拜佛的人毕竟大为减少,山上的寺庵日趋冷落凋零。
  弥陀俩在普陀山上转了一大圈,找不着一所寺庙愿意收留他们。最后,他俩来到普陀山最东端的青垒山,山中有一天然洞窟,洞若斧劈,高近百米,峭壁危峻,中间嵌一巨石,望之欲坠,有海潮入洞,涛声震耳,这就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南巡至杭,闻此洞灵异而来拜谒,亲书匾额的“梵音洞”。据说,多年来不断有信众在此见到观音菩萨放光现相。
  梵音洞旁有一简陋茅蓬,弥陀轻叩门扉,门开了半扇,一位留着长须的老僧让他俩进去。这位老僧就是梵音洞主持、师承临济的洽义法师,法号宏圣。
  弥陀行了大礼,诉说自己想来普陀出家的意愿,请求长须老僧让他留下。洽义法师听弥陀介绍了家里的情景后说,这里的条件十分艰苦,就怕你吃不了这个苦。弥陀说,自己从十四岁起吃素,到今日已有十年了。洽义听此微微点头。他自己当年也是出生嘉善的富家子弟,一贯生活富裕,因爱子英年夭折、家庭难以维持,万念俱灰,落发为僧。尽管他出家后一改旧习,力持节俭,过午不食,至今家乡仍有人把他称为“少爷和尚”呢。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不由得让他想起了自己的青年时代……
  望着仍长跪不起的弥陀和他的伙伴,洽义最后答应了,既然不怕吃苦,那就留下吧,不过按佛制必须考察一年,到时候再最后定吧。
  一年后,两位年轻人在洽义座前剃了发。弥陀被赐法名达缘,字惟良,同去的把兄弟被赐法名达本。
  这一年冬天,枫泾有几个信众乘船来普陀山拜佛,来到梵音洞时,有人认出了正在佛殿前扫地的达缘师:“咦,这不是我伲枫泾的弥陀吗?”
  达缘师见老家来人,也很高兴,问自己父母还好么?
  来人说,哕,你走了以后,你的父母到处找你,天天哭,天天哭,鼻涕眼泪一大把。他们猜想你出家去了,但不知道你跑普陀山来了。你何不跟我们一起回家,看看你的父母呢,也好让他们放心。
  弥陀是个软心肠的人,听来人说自己的父母天天哭,鼻涕眼泪一大把,他自己的鼻子也忍酸不住。
  洽义法师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对达缘说,出家人首先要讲大家,不能光顾小家,不过,出家人也不是不讲孝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重恩里就包括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达缘、达本,你俩来我这儿时间也不短了,既然你们的父母天天掉眼泪,你们就跟他们一起回老家去看看父母吧。
  既然师父这么说了,达缘、达本就跟老家来的人一起回到了离别多日的枫泾镇。
  父母看到达缘回来了,高兴得不得了。母亲对达缘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在家里住了数日,达缘说,姆妈,我要回普陀山去了。母亲一听这话,眼泪又扑落扑落地掉下来,爱子好不容易回来了,住了几天又要走,这一走,哪年哪月还能再见面?想到伤心处,她抽泣着说,弥陀啊弥陀,你若真的走了,我也不想活了,我跳河去!
  镇上居士林的会长是达缘家的亲戚,他约了几位老居士来看望达缘师的父母,劝说道:弥陀已经剃度出家,你不应该要他还俗,作为出家人,长住家里也不妥当。我们想,镇上的性觉寺荒废多年无人打理,不如让他去主持性觉寺吧,这样离家也近,你们想他时随时可去看望,你们看这样如何?父母觉得这话在理,也只有点头了。
  性觉寺地处枫泾镇西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原名明月庵,由性本禅师所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皇帝南巡时,曾召见该寺主持本聪,御题寺额“性觉寺”,寺院一下子名声大振。而此时的性觉寺,因连年战乱,墙倒屋漏,破烂不堪,达缘师进去查看,发觉里面还放着好几口棺材呢,名闻江浙的寺院成了停放尸体的太平间了。
  殿堂里的几尊菩萨像倒还在,但一个个蓬头垢面,积满了灰尘。达缘师走过韦驮像前时,忽有所感,他在像前跪下,默默地发了个誓言:韦驮菩萨,我达缘一定要修好性觉寺!韦驮菩萨,你要助我成功!
  据传,韦驮又称韦驮天、梵天、大自在天,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战神,六头十二臂,身骑孔雀,手执弓箭,十分英武善战。后被大乘佛教吸收为伽蓝之守护神,身着甲胄,腕捧宝杵,相貌威严。佛陀涅槃之际,谆谆嘱咐弟子门徒,并令韦驮谨慎守护佛法,不让妖魔鬼怪侵扰。佛陀涅槃荼毗后,有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急追乃还。在四大天王所辖的三十二个将军中,韦驮居三十二将之首,他有事要办需到四位天王住处时,天王见了都会起立相迎。在我国民间,因韦驮是护持僧团、寺院及斋供最著名、最有力的护法神,长期来也被称为韦驮菩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枫泾镇上的居民就听到一阵阵清脆有力的敲木鱼声。不少人打开窗子看看,呀,下雪了,当地难得下这么大的雪,在这漫天银白的世界里,只见有个光头和尚,光脚穿一双草鞋在雪地上行走,胸前背个大木鱼,背后扛着块为性觉寺化缘的牌子,一边走一边敲木鱼。那和尚身影飘曳,似乎脚不着地、踩在云朵上似的,雪地上一个脚印都瞧不见。再仔细看看,咦,那不是许久不见的弥陀吗!呵,是弥陀回来了!是弥陀剃了头回来了!有些人还看到,弥陀身后还跟着一个巨大的人影,高达丈余,弥陀走到哪,那巨人也跟到哪,就像是贴身护卫似的。后来就有消息传开了,说这是韦驮将军在为弥陀护法啊!有户人家听到敲木鱼声,想开窗看个仔细,因用力过猛,木窗从楼上掉了下去,正好砸在弥陀的头上。那人吓得要命,以为要出人命了,谁知弥陀本人好像全然不知,依然不紧不慢地一边走一边敲着木鱼……
  笃笃笃的木鱼声在枫泾镇上整整敲了四十八天,整个枫泾镇都轰动了。家家户户都为性觉寺修建工程捐了款。未过多久,一座焕然一新的性觉寺便重现枫泾。达缘师特地去普陀山把洽义师父请来,让师父主持了性觉寺修复竣工开光仪式。
  洽义法师在达缘、达本徒儿护持下,还在刚修复的性觉寺里闭关四十多天。时逢抗战胜利,洽义出关,在性觉寺举办了一个规模甚大的法会,成为当时枫泾镇上的一件盛事。
  性觉寺修复得光彩夺目、熠熠一新,却也引来了当地土匪的垂涎,一天夜里,一伙歹徒闯进寺院打劫,因找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土匪头子恨得要活埋寺院里的当家人。正巧,达缘师那天有事出门了,当晚没回去,让他躲过了这一劫。
  后来,达缘师又想回普陀山去,他父母知道儿子是个出家的命,留也留不住,此时两老的心态也平和多了,遂不再强留,于是达缘又回到普陀山洽义师父身边,师徒俩又在梵音洞茅蓬里过起了苦修行的日子……

创建时间:2007-2-4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http://www.c-x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