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有多种方式,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之说,可见其多。但修习禅定,恐怕是诸修行法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所谓禅定,禅是古梵语禅那之略,意为静虑;定即摄散归静之义,将散乱之心收摄于凝然不动之状态。在色界,称为禅定,在无色界,称为无色定,依修行达到的次第,通常有四禅八定之说,具体如何分类,又有种种说法,如《杂阿含经》将四禅的不同阶段概括为:“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第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第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等等。佛教经典还认为,修菩萨之行者,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可获十种利益:一,安住仪式;二,行慈境界;三,无烦恼;四,守护诸根;五,无食喜乐;六,远离爱欲;七,修禅不空;八,解脱魔罥;九,安住佛境;十,解脱成熟。
大小孩的天赋禀性本来就与众不同,他修习禅定,每每达到的次第、境地亦非常人可及。但他禅修中获得的体会,仍可为有缘者扫荡迷雾、指点迷津。
禅非禅
禅,三忘:忘其心、忘其意、忘其身;三不忘:不忘真我、不忘我身、不忘慈悲心。开其明,见其性,坐忘我,不离我,获其慧,得其智。慧智明心得其禅,禅机无书文,得禅修其我,先净其凡,坐静忘得其开,(得禅修真我而修我),坐静三忘得其明,明心开性得其慧,慧通,通慧明大千世界得起禅…
禅四通,通灵,通化,通前,通后。
禅九通,通静,通变,通明,通空,通慧,通觉,通现,通渡,通…
定能生慧,慧能生智,智能生法,法能生功,功能生性,性能生空,空能启明,明能见我,明能知我,知我明觉,觉而明其禅性,明其性不二空,空二无四素,无其五起元,五起元变法空,法空无一二,万物皆有其性,睡而无觉醒,醒觉万物灵,动,明。
光明遍
眼观(心观,忍观)前方光明,则现光明相,此光明相是自己的身影光明,此身影光明到一定遍满时,则返入色身中,身影光明遍满相与色身相合,生起身影光明遍满像,与色身实质交融,色身光明遍满光明界,与光明同形(行)。
在前观想时,是心中默念:光,光,光,引起光在色身成光明遍满相时,再相应光明,光明遍则显现。
生死死生印
有生则结死印,有死则结生印,生时带来死印在心中,
阎罗生死薄,记着生死结,结即是劫,劫也是印,印在身中,身中破印已长生,簿中记死已是生,簿中记生已是死,簿中无死无生凡身破,破开凡身已成真,知理无力破不开生死印,生死劫轮回无尽。
广观
凡身凡见有为相,
禅定入静(净)无心性;
磨难苦恶有次生,
不增不减随它去。
一现我心明境缘,
随来菩提身妙行:
一观见性看轮生,
灭见生有轮无常;
二观正觉无本意,
本来清净无尘垢;
三观彻悟无乐道,
业尽净明五蕴空;
四观明智真谛住,
人生一切多修正;
五观宇宙法生无,
一切本来法圆融;
六观真觉现明有,
空行助行气伸行;
七观正觉行来形,
念正身心好修行;
八观金身到法身,
金身报身有情身;
九观一佛来灭劫,
有情众生惜佛缘;
十观万有护佛现,
应劫有情度众生;
十一观主正了义,
大乘悟道了义行;
十二观传法道轮,
正法住世复兴来;
十三观佛缘善因,
业障灭尽道成真;
十四观万佛生慧,
正等般若无上觉;
十五观恒沙世界,
微小微妙心心现;
十六观无觉行觉,
静深定慧禅定省;
十七观轮劫轮现,
生灭尽在心中缘;
十八观万佛拥佛,
劫劫灭尽菩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