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奇 舍 利 子

繁體閱讀

                                             

                                    

序    言

 

说在《神奇舍利子》一书的前面

妙华

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全面介绍舍利子现象的书面世。从史料学、宗教学、医学、社会现象、生命科学、传统修道文化的角度来看,这都是一项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客观、真实、全面地对舍利子现象作一些研究报道,记录事情的经过,包括所见所闻,也是有意义的。

现在,这本书终于面世了。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并对木桥先生表示祝贺。

我和作家木桥先生是在五台山认识的。当时他正在为五台山广宗寺编一本介绍性的小册子,我礼貌性的接待了他。一个月后,在一次纪念会上,他果然将一本精美的小册子送到我的手中,我这才认识到他是一个脚踏实地做事的人。我对他有了认识,有了好感。我们就文化方面的题目谈了很多,也很投缘。

半年前我就读到了他写的《神奇舍利子》。我建议他在这本书出版时就叫《舍利子》,去掉“神奇”两个字。世上的事,你认识了,就不神奇,你不认识,就觉得神奇。用一种平实的心态,将舍利子的事介绍给读者,不是挺好吗?

在文风上,我主张以介绍性的文字为主,少一些评判,反而经得住历史的审视。因为有很多事,不是一时半会、一两个人可以搞清楚的。但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努力。

这本书的优点是资料性较强。可以看出作者在写这本书时下功夫查阅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整理、消化。这样,就使本书具有了穿梭时空的宽容,同时也增加了本书的可信性。由于作者对二千五百年前圣哲释迦牟尼火化后产生舍利子的情况作了陈述,使读者对舍利子的历史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又由于作者对汉传、藏传佛教思想文化和大众科学较为熟知,所以在写书的过程中对舍利现象的阐述也较为真实、客观、深入,并对流传在社会上的有关舍利子的种种误传进行了纠正。

这几年炒得最热的,要算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灵光塔上珍藏的佛牙舍利,和供奉在陕西扶风法门寺的佛指骨舍利了。除此之外,浙江宁波阿育王寺供奉的佛舍利,山东汶上出土的佛牙舍利,以及各大名寺供养的高僧舍利,也成为旅游观光者和善男信女争相观赏的对象。人们从信仰的需要出发的,感动于它的存在,甚至在东南亚和东北亚形成了佛牙信仰。佛牙成为千年一面的国宝,频频出访缅甸、泰国,并在香港回归祖国不久,去香港特别行政区巡展,轰动了整个港岛。玄奘的舍利从南京灵谷寺分一部分到台湾新竹玄奘大学供奉,成为促进两岸统一的文化使者。在经济时代,人们也默认了佛门舍利的经济文化资源,大力炒作,开展佛教旅游。但是,舍利究竟为何物,很少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总之,佛舍利和高僧舍利,以其不可思议的魅力,成为人们关注的文化热点,也引起一些有心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审问。虽然迄今为止,我们对于舍利子的成因,及其物理、化学组成成分还不甚明了,但我们却可以说,舍利子现象具有宗教学、医学、生命科学、生与死等论题的研究价值。它也与饮食文化、人文地理、亡故习俗等息息相关。

在佛教习惯上,除佛牙和佛指骨以外,还将舍利分为发舍利,表现为黑色的胶质状;肉舍利,血红色的胶质状;骨舍利,白色或灰色的胶质状。从形状上又分为舍利花,如雪花一样的白色结晶体;舍利棒,如骨节一样的结晶体;舍利子,如绿豆、黄豆大小,不规则,胶质状,五色、坚固的结晶体。非修道者在火化后会成为一捧松散的骨灰,而修道人中有的有所成就者,火化后可从骨灰中找到如上所述的结晶体。我就曾亲眼见到当代名尼五台山通愿法师的舍利,其色彩五彩斑斓,其形状有舍利花、舍利棒、舍利子等多种,大小不一,呈半透明胶质状。其数量之多,也是罕见的。

在佛教史料中还有刻经、写经、诵经、讲经感生舍利从天而降的记载,更增加了舍利子的神秘性。如近代净土高僧印光法师的弟子就曾感生舍利。这一切都有待于我们长期、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现象已经存在,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收集相关可用的资料,进行必要的陈述与分析,我感到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当然,这是一项不断积累的文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看到,与舍利子现象相关的记载、说法、实物,还真不少,比如,江西南丰大圣僧伽的舍利,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的舍利,海灯法师的舍利,都是我在佛教事务中亲见的。还有,北京香河的肉身,安徽九华山的十三具肉身,广东曲江南华寺六祖慧能和憨山大师的肉身,以及藏传佛教的虹化现象等等,都和舍利现象息息相关,都同属传统修道文化的范畴。如果说东方文化神秘的话,舍利子现象可说是这种神秘文化的代表了。了解它,认识它,如是知,如是解,才不至于因无知盲目的否定,或因无知盲目的肯定,错过对生命现象的真切认知。

依我看,人类在浩渺的宇宙中,还只是一个婴儿,对于自身和外在的事物,我们还不能脱口而出说:“我知道了。”我以为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的无知。

让我们以虚心的态度对待事物的存在,我们好象是别无选择。《神奇舍利子》一书将要出版了。在出版之际我写几句话在书的前面,便于大家理解阅读这本书。

 

妙华  2001年于中国佛教协会

 

 

 

内容摘录:

 

一.释迦牟尼荼毗后得舍利子无数

 

    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将时间定格在公元前486年----按中国的夏历算,约在春秋末期乙卯年即周敬王三十四年。这一年,古中国的孔老夫子在他多年不辞辛劳周游列国的旅途中度过了六十五岁生日,而古印度万众瞻仰的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已步入了八十高龄。

      快到年底了,古印度十六大国中堪称富邦之首的摩竭陀国【其地域在今印度北部的比哈尔邦】,两个月前已告别湿热的雨季,进入了每年南亚热带气候中不冷不热最最宜人的凉季中。 

1.三十二扇城门已打开

    这一天,摩竭陀国正中由五山围绕的首都王舍城,象以往一样,天蒙蒙亮时,守城的卫兵,就将全城三十二扇坚固的城门打开了。是时,居住在城外已修完早课的比丘们,便陆陆续续进了城,手托盂钵,沿街走巷乞食。在古印度的这个时代,沙门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出家人队伍中王公、贵族、大商贾等上层家庭的子女占了相当比例。尤其是释迦牟尼由迦毗罗卫国的一个王子出家修行并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经他四十多年来言传身教,他传播的佛法在古印度各地深入人心,以他为标志的僧侣集团更得到全社会极大的尊敬。托钵乞食的比丘不管走到谁家门口,这一家的主人都会把自己家中最好吃的食物端出来。谁若有幸遇上释迦牟尼佛托钵站在自己家门口,呀,那就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福份了!

    释迦牟尼因为修持多年,又上了点年纪,每天只吃一餐,而且吃得很少。他和伺者阿难随乞食的僧侣进了城,随便向一户居民要了点吃的东西,便返回到城外南山大林中自己临时居栖处。吃完饭,洗漱毕,他对阿难说:“你把我的坛垫拿来吧,我要去遮波罗窟坐禅。”

    遮波罗窟地处佛陀居处西面,不远,走三百步即到,是个山洞,洞外枝叶茂盛的无忧树长得郁郁葱葱,洞里已修成一个简单的石屋,释迦佛饭后常去那里坐禅。阿难把带去的坐具在石屋地上铺好,伺奉佛陀在厚实松软的坛垫上跏趺坐好,他便象往常一样,悄悄退出,在离佛陀不远的地方坐下,象佛陀一样坐禅,但他脑子里总还提醒自己,要保持一丝警觉,一旦佛陀有事叫他,就可应声而至。

    阿难这次坐禅,一入静,便觉得飘飘忽忽,跟往常有点不一样,好象有一股无形的力,使他失去了对外界的任何感觉,同时使他内心里丢失了平时一再约束自己要保持的那丝警觉。不知过了多久,阿难隐隐觉得,耳边有人在说话。他下意识地凝神屏息,辩出是佛陀的话声,好象说了毗耶离城中一长串灵塔的名字,象优陀延灵塔呀、瞿昙灵塔呀、庵罗灵塔呀、多子灵塔呀……等等,说那些灵塔真是可爱极了。又好象在说,凡修行获得四神力的人都可以延长寿命,在一个生命周期完结时再延长一个周期,而今如来佛的神力更为巨大,能不能把生命周期再续上一个周期延续下去哪?……阿难下意识点点头,觉得应该回答佛陀的问话,可他脑子里昏沉沉的,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他想把眼睛睁开,可眼皮重重的,仿佛被什么东西粘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