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奇 舍 利 子

繁體閱讀

 

8.红日坠怀中,佛日照昏衢

 

    元朝成宗皇帝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明州(在今浙江省)象山县有户人家,户主姓朱,妻子姓张,张氏曾作一奇梦,梦中一轮红日竟然坠于她的怀中,后来就生了一个绝顶聪明的儿子。婴儿尚在襁褓中时,有一奇僧曾特地登门,摩着婴儿的头顶说:“这是佛日啊,他时定能照烛昏衢。”奇僧走后,父母就为小儿起了个小名叫昙耀。

    昙耀不过七岁,已能阅读子史经论且了其大意,有人故意考问他识字多少:“你说的这个意思,书上到底一字字怎幺说的呀?”他即一本正经地回答:“君子喻于义,何需寻章摘句?”大人惊讶不已,远近将他称为奇童。

    至九岁,昙耀自愿放弃世俗生活,进永祚寺跟讷谟师学经,后又依止崇恩寺的晋询师。名重一时的赵魏公见到昙耀后,对他亦十分器重。昙耀出家后号称楚石。当他去杭州昭庆寺受具足戒时,年十六岁,因他个子矮小,看上去仍象个小孩。

    晋询师新辟一道场后,召年轻的楚石当了他的伺者,并要他多读佛经。有一次,楚石读《首楞严经》,读至“缘见因明,暗成无见”处,恍然似有省悟。但再细想,又难穷究竟。听说德高望重的元叟公在双径讲学,就去请教:“请问,‘言发非声,色前不物’,到底是什么意思?”元叟公打量了楚石一眼,拿这两句话反诘他,当楚石准备说说自己的见解时,元叟公突然大叱一声,不再理他。楚石如石塞胸,百思不得其解。

    元英宗(1303-1323,1320-1323年在位)崇信佛教,下诏用金粉抄一部《大藏经》。楚石因写得一手好字,被选中参加抄缮工作。到了京城后,一天傍晚,传来消息说,西城楼鼓晃动,且汗如雨下,楚石以手轻拊茶几,笑着说:“径山鼻孔,今日落于我的手中了!”当即作了一首偈,内有“拾得红炉一点雪,却是黄河六月冰”等句,自蕴深意。当他再去双径时,元叟公见他气貌充盈,已非昔比,一番对诘,马上掂出了他的深浅,脸露笑意说:“恭喜恭喜呀,你已得到佛的西来密意。”当即就把他留下了。不久,又让他坐上了首座弟子的位置。遇有人来参叩,有时就叫楚石出面讲解释疑。

    元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7年),楚石被任命主持永柞寺,铸铜佛千尊,并建24丈高的七层天宁塔。建塔过程中,塔身一度有偏,经楚石祈祷后,是夜风雨大作,当地不少居民听见鬼神相语:“天宁塔偏,亟往救之。”至天明,但见塔正如初。楚石后去杭州、嘉兴等地,建筑了九楹万佛阁,宏伟壮丽,俨如天宫下移人间。

    元帝师为了嘉奖他的德行,赐以“佛日普照慧辩禅师”之号。有人还记得当年奇僧对襁褓中楚石所作预言,深以为异。

    当时,名闻全国的报恩寺方丈之席空缺,僧众上书说,报恩寺乃一郡巨刹,非楚石禅师这样的大德不足以居。还有其它几所大寺院也竭力邀请他去。楚石勉强应众人之请而赴报恩寺,但他同时在永祚寺建了一间西斋,打算去那里退隐终生。

    元灭明起。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诏请江南最出名的10余个高僧在蒋山禅寺开大法会,楚石禅师亦在被邀之列。这次活动,显然令朱元璋十分高兴,第二年春,他又下诏举办法会,并在文楼宴请诸位高僧大德,席间亲承顾问,还赐白金以作供养。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楚石略患微疾,4天后,他叫弟子帮他沐浴更衣,然后取来纸笔,写下四句偈语:

 

真性圆明,

本无生灭,

木马夜鸣,

西方日出。

 

    写完后,将笔一掷,对正站在他身旁的梦堂禅师说:“师兄,我去了。”

    梦堂平时一贯跟他开玩笑惯的,故意漫不经心地问一句:“你去哪里呀?”

    楚石说:“当然去西方啦。”

    梦堂笑着说:“西方有佛,东方就没佛吗?”

    楚石啐他一口说:“瞧你说的。”双目一闭,泊然而化,世寿七十五。

    当时,明典禁止火葬,礼部特为他打了个报告,要求作例外处理,皇帝批示:允许按该教仪规荼毗。

    火化后,得舍利无数,而且牙齿、舌根、眼珠都没烧坏。众弟子为他建了舍利塔,就建在永祚寺里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