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孩刚死而复生那阵子,曾在无意中跟母亲说起,这儿的一天,就是他们那儿的一万年。据此,你或许也可以猜想,没准大小孩来自一个跟地球不在同一个空间与时间层的地方?
不过,自古以来的传说,都说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你读《西游记》、《绿野仙踪》等神话小说,那书里写的天上人间的故事,不用说跟这种传说都是合拍的。要说天上一万年,才等于地球上的一天,那就完全颠倒过来了,这种时间段岂不跑得比火箭还快哕。
且慢,如果再换个思路想想呢。
佛经里有记载,释迦牟尼佛曾对弥勒菩萨授记说,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佛会降生人间普度众生。5,670,000,000年!对人寿只有七、八十岁的地球人来说,十位数的寿命,无异于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文数字啊!当今很多人对隔世的报应都觉得太玄乎、理解不了,那数十亿年以后的事,连地球是不是还存在、是不是还适合人类居住都是个疑问,现在犯得着为那么遥远的未来去操心么?那么,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弥勒佛来的地方,就是一万年等于地球一天的地方,那释迦佛所说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就一下子缩水缩成一点点了。缩成多少了?揿一下计算机,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一千五百五十多年。
喔,一千五百多年,这对于人类的想象力来说,还不是太困难的。
让我们从释迦牟尼佛所处的时代往后推移一千五百多年,这大约相当于公元十世纪,在我国,正处于唐末至五代十国期间。必须说明,这只是一个约数,因为有关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份,各国所传和各种研究结果多达六十种,最早和最晚一说之间相距达数百年。
令人寻味的是,在唐末至五代十国的中国佛教史上,曾出现过一个很著名的人物,那就是直到今天仍妇孺皆知的人物----布袋和尚----其形象已定格在今日寺院里那尊身材胖大、光头大耳、袒胸露腹的弥勒菩萨身上。
布袋和尚长居浙江奉化,家族姓名不详,自名“契此”,号长汀子。身体胖大,肚子圆鼓,为人笑口常开,寝卧无定处,行为类似疯颠。每到冬天,常卧雪中,雪不沾身。有人问他凶吉,他随口说说,日后都得灵验。他向酒庐屠肆乞食,店家一般也不讨厌,给他好吃的,自家生意都会好起来。遇雨季,他若晨起穿高齿木屐,竖股卧大桥上,这一天就会放晴。大晴天,他若穿湿的草鞋在村庄疾走,那第二天就要下雨了。他随身携布袋一个,到处行化乞食,所得食物先咬上一口,然后纳入袋中。袋中装满,便分给儿童吃,在他身后,常有十七、八个小孩跟着玩耍嬉闹。他的布袋出了名,到后来大家都叫他长汀子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在福建及江浙一带游荡时,有一陈居士殷勤服伺,与他共处了一段时候,分手时问:“和尚何姓?何年月日生?法腊几何?”
他答道:“你莫道我姓李,二月八日生,只这布袋与虚空齐年。”
居士问:“和尚此去,若有人问,怎么回答,方可不堕他人是非?”
他以偈答道:“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肠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又问:“和尚有法号否?”
他仍以偈回答:“我有一布袋,虚空无絓碍。打开遍十方,八时观自在。”
又问:“弟子愚鲁,如何得见佛性?”
他仍以偈答:“即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
他逢人留下的这类偈语不少,有一首忍辱偈,流传特广: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
我也省气力,他也少烦恼。
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
若知这消息,何愁不了道。
梁贞明三年(917)三月,布袋和尚于岳林寺东廊下端坐盘石,而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逝。至此,众人始知布袋和尚,原来是弥勒菩萨化身啊。
这位布袋和尚的来历,是不是来自大小孩所说的那个一万年等于我们一天的国度?这不好说,因为缺乏验证,也没有必要做此牵强附会之说。但这样的联想,对于开拓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打破某种固有的思维定式,不是无益的。仍然拿释迦佛对弥勒菩萨的授记来说,那授记里还说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降生人间的时代,土地广大,东西南北间各距十万由旬,按古印度里程单位折算之,每一由旬约合今日二十公里,那就是二百万公里,相当于地球赤道周长四万公里的五十倍。显而易见,这个人间世界,不会是今日地球发展而来的未来世界了吧?又说那时人的寿命长达八万四千岁,女子五百岁始嫁人。八万四千岁的寿命,当然够长的了,不过女子五百岁嫁人,按人寿比例来说,也就相当于今天地球人的女婴出生六个月就嫁为人妇,这以地球人的眼光来看也显然是难以理解的。因此,这至少可以启示人们,宇宙中存在着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层面,地球只是其中一个层面而已。人不怕无知,怕的就是固步自封、自以为是。当今的地球人可别狂妄到舍我其谁、将一切跟某种思想学说不符的东西统统拒之门外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