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奇 舍 利 子
6.辞去御封方丈,只想安静修行的端裕和尚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有个端裕和尚,在东南一带小有名气。
端裕生于浙江,家世不凡,为古代吴越钱王的后裔,其祖上六世还当过会稽(包括今绍兴一带)的地方官。端裕幼而聪慧,眉目渊秀,自小对佛法僧情有独锺。十四岁在大善寺出家,十八岁受了具足戒。
端裕修禅宗,一开始拜谒过的几个禅师,都不太契机。游历各处,来到常州,在号称东南第一丛林的天宁寺,拜见圆悟禅师后,彼此心通,一拍即合,师父就把他留了下来。一天,圆悟问他:“正统的佛法向这瞎驴边灭却。你说说看,即今是灭还是不灭?”端裕知道师父在考问自己,“灭”本非一义,就回答说:“请师父选一最好之义。”圆悟说:“你这回答,尚未脱出常情。”端裕遂聚精会神,瞑思苦想,却依然不得要领。这时,圆悟拿手杖在他头上击了一下,一股热流,顿时汩汩注入顶门,由上而下,全身脑髓百骸,瞬时俱得滋润。他一下子领悟了师父的用意。圆悟见他即有所悟,也很高兴,让他掌管寺院里的职事,忙里忙外,俨然成了老方丈的得力助手。
端裕的名气也大起来了,他的口才学问又好,于是很多地方请他去讲经说法,浙江、江苏、广东等不少地方留下过他的足迹,他最喜欢常住的是平江(辖今苏州等地)西华寺。后来连皇上也听说了他的大名,把他请去宫廷开讲佛法,还降旨让他当了杭州最大寺院灵隐寺的主持。慈宁皇太后临韦王府时,特地把他召去谈佛,赐给他一件金镧袈裟,堪谓荣极一时。但他对皇太后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他不想再挂职灵隐寺,让他回西华寺,可安安静静修行。
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端裕应邀前往鄮峰(在今浙江鄞县)阿育王塔寺。在大殿里,主客一问一答,参禅悟理,妙趣风生。
一僧问端裕:“如何是宾中宾?”
端裕答:“你是田库奴。”
问:“如何是宾中主?”
答:“相逢犹莽卤。”
问:“如何是主中宾?”
答:“剑气烁愁云。”
问:“如何是主中主?”
答:“敲骨打髓。”
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十月,端裕示疾,10日后端坐而终。圆寂前,寺院里的首座法全问他,您老还有什么话要说?他最后留给大家的两句遗训是:“尽此心意,以道相资。”
火化后,奢维处发出异光,终夕不止。得舍利无数,不仅骨灰中有许多舍利,附近地面上也冒出不少舍利。徒众在阿育王塔寺和西华寺两处皆为他立了舍利灵塔。谥号大悟禅师。
道士罗肇常,虽修道术多年,对佛法也很有兴趣,对端裕和尚向来十分尊敬,常向端裕请教一些佛教方面的问题。端裕去世时,他适外出,等他回来,老和尚的丧事已办完,一颗舍利也没得到,心中很觉怅然,时时想起端裕对自己的教诲,更感情深。一日,他与一位客人一起吃饭,咀嚼间,突觉嘴中有物,吐出一看,原来是一颗舍利子,大如菽米,色若琥珀,光泽滋润。他又惊又喜,赶紧起身,朝端裕灵塔方向作揖致谢:“谢端公示现神迹,佛法果然不可思议也!”
咀嚼得舍利,确实极为殊胜希罕,但也并非绝无仅有。前面讲到的那位隋文帝,六月下旨,在全国三十州建佛陀舍利塔,定十月十五日午时同时起塔,到了十月,文帝每逢吃饭,齿下总可得一舍利,皇后亦然。有一次文帝以银盘盛水,将齿下所得舍利放水中,示之百官,须臾有两颗舍利在水中上下相旋,真令凡界众生大开眼界。
再说罗道士食间得舍利,客人也很惊奇,问罗,还可求得么?
罗道士说:“你拿到端公的灵前去试试吧。”
客人遂将这颗舍利置于端裕灵前,诚心祈祷,忽听香匣中发出响声,打开一看,里面果然也有一颗舍利子,大小形状跟拿去的那颗一模一样,只是颜色没那么红润可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