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2012新作连载(19)


    去年十月,当我头一次来到措卡寺,听说这里有莲花生大师闭关过的山洞,就觉得非常震撼。莲花生大师,这可是藏传佛教的祖师爷噢!莲花生大师闭关过的地方,这可是非同小可的圣地噢!莲花生大师在藏地共有二十五个大弟子最为出名,个个都是藏传佛教史上的重量级人物,今天,当雪域高原某个寺院宣称这里曾是莲师某大弟子闭关过的地方,闻者无不肃然起敬,更何况是莲师亲自闭关修行过的地方呢。我跟顿珠说了几次,请寺院派个向导,带我去瞻仰一下莲师闭关洞。当时我并不知道,莲师闭关洞很难找,路也不好走,整个寺院去过的没几个人。结果,先后带我去莲师洞的两个年轻向导,本人都没去过,头一个,带我在附近转了一圈,观看了一栋几百年前留下来的土屋遗址,就到此止步了。后来一个,带我爬到一个小小的山坡顶上,指着小半截断垣残壁说,这就是了。我觉得不像,便问道,莲花生大师当年是在山洞里闭关,不会盖了房子住吧?就算当年这里曾有个土屋,一千多年了,这土墙还能保存到今天么?
    听嘉样堪布说,他很多年前就听老人讲起过这个地方,他自己在十七八岁时曾去过那个山洞,洞不是很大,但里面人可直立,去那里的路特别难走,也不太好找。我在寺院期间,他正忙于玛哈嘎拉装藏的事,实在抽不出空来陪我去。
    后来我还拜访过寺院老喇嘛丹增俄学,他年近古稀,八岁出家,在措卡寺整整呆了六十年。据老喇嘛回忆,以前人们把莲师闭关洞的那座山称为莲师山,他大约三十岁左右曾去过两三次,那个洞不大,刚够两三人容身,里面有细水从洞壁上渗出,常年不断,一两个人饮用够了,洞外有一块非常平坦的石头,像镜面一样平滑,正好可坐在上面打坐。那个地方路不算太远,但不好走,不好找,去过的人不是很多。
    好在我回上海没多久,顿珠十分兴奋地来电说,堪布安排一个去过莲师闭关洞的喇嘛带路,来回走了大半天,终于找到了!他把拍下的照片和视频传给了我。从照片和摄像上看,他们并没进入山洞,那个洞好像是在悬崖上,要进入太危险,但能找到,能拍下来,哪怕还隔着一段距离,也很不错的了。

查看更多...

分类:心海泛舟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6450

2012新作连载(18)


    上世纪四十年代,科学家发明了用碳十四测算年代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碳十四这么一种极为稳定的物质,其半衰期长达五千七百多年,据此可推测最长不超过六万年的古生物之生存年代。应该说,对人类社会而言,五千七百年也好,六万年也好,都够长够长的了。不过,碳十四毕竟属于地球三维空间里的某种具体物质,即便再稳定,也还是逃不脱彻底衰亡的那一天。而像莲花生大师这样的大成就者留下的加持力,超越时空,贯通三界,参照佛经所说,无数亿劫可显于刹那,一毫端可观照三千大千,他的加持至少对凡夫的想象力来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堪谓经久不衰乃至永远的。
    再者,柴火熊熊的大火炉也好,原子裂变产生的射线也好,你离它越近,受到的影响就越大,离开越远,受到的影响就越小,乃至可以小到忽略不计的地步。所以,冬天你烤火取暖,想暖和点,就要靠火炉近一点;修行者想要得到以往成就者的加持,就希望能在成就者以往的修行地来修行,道理就在这里。

    据喇荣五明佛学院一位才多堪布翻译的史料记载,曾有弟子请教莲花生大师,佛陀预言过的末法恶世,什么时候到来?会是个什么样子?莲师告诉弟子:当铁鸟在空中飞行,铁马在地上奔驰的时候,就是末法时代到来。在这个末法时候,全世界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君王不象君王,人臣不象人臣,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父子更像是玩伴,女人不守贞节,男人淫欲不检,佛教末法的许多败相征兆都浮现了。莲师进一步描绘那时的情景:那个时代,很多出家人追求名利,云游四方欺骗信众,处心积虑收取别人的财物,拥有个人私产却不做佛事,不诵经文而沉湎于歌舞娱乐之中,破戒却心中没有愧疚。那个时代,会有女子在夫妻间进行挑拨,不孝的儿女将父母赶出家门,兄弟间为家产打架,造下五业却不起惭愧心,佛陀的教育渐渐沦丧。近亲之间会出现乱伦,很多人沉溺于赌博之中,瘾君子整天吞云吐雾,酗酒的人贪恋杯中之物,佛像法本器物沦落到市井上成为商品,很多人将祖先传下的珍宝卖给外国人,由于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城市里盗贼四起,乞讨的人遍布城市。 
   而佛陀对佛法末世的预言,最集中地体现在其涅槃前三个月对诸比丘、诸菩萨及无数大众宣说的一部经,即《佛说法灭尽经》,里面说道:“吾涅槃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啖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时有菩萨、辟支、罗汉,精进修德,一切敬待,人所宗尚。……设有是人,众魔比丘咸共嫉之,诽谤扬恶,摈黜驱遣,不令得住。自共于后,不修道德,寺庙空荒,无复修理,转就毁坏。但贪财物,积聚不散,不作福德。贩卖奴婢,耕田种植,焚烧山林,伤害众生,无有慈心。奴为比丘,婢为比丘尼,无有道德,淫泆浊乱,男女不别。令道薄淡,皆由斯辈……”  

查看更多...

分类:心海泛舟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6946

《通源师》网站开通


    最近通源师的弟子为师父开辟了一个《通源师》网站,欢迎前往览胜:

  http://tongyuanshi.com 

查看更多...

分类:大小孩信箱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0164

2012新作连载(17)


                             六.曾是莲师修行地

    据不完全搜索,都松钦巴在世时除创立了噶玛丹萨寺、楚布寺这两所十分著名的噶玛噶举派道场,还修建过冈波乃囊寺(在今甘孜州理塘县境内)、邦波寺(在今甘孜州稻城县境内)、禅古寺(在今青海玉树县结古镇)等若干所寺院。犹可一提的是,晚年他委托一个得意门生塔巴降措到自己老家朵康哲削雪山那里建立了一座措卡寺,虽然规模不大,却从创建之初,就成为噶玛噶举派里一个十分重要的一个道场。
    关于措卡湖边的措卡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志编篆委员会一九九二年出版的《新龙县志》里有如下介绍:

查看更多...

分类:心海泛舟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5446

现存中国最早汉代石窟

 
               
             拭去蒙尘两千年  汉代石窟焕异彩

    到目前为止,我国考古界、史学界、佛教界比较一致地认为,佛教石窟源于古印度,约公元三世纪传入中国,始建于东晋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的敦煌莫高窟,为中国开凿最早也最有影响的佛教石窟。有说新疆拜城的克孜尔千佛洞,始凿于公元三世纪后期,较敦煌莫高窟要早半个多世纪。还有说陕西延安子长县的钟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336-),也比莫高窟早个数十年。但不管是敦煌莫高窟,还是克孜尔千佛洞或钟山石窟,其开凿之际离开历史教科书所说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即史载东汉永平十年(67)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遣使西域得遇竺法兰、摄摩腾并迎回中土的年代,都已过去二三百年了。

查看更多...

分类:启事板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3028

2012新作连载(16)


    冈波巴弟子众多,身后弟子代代相承,影响深远。因“大手印”教法强调口耳相传,也难免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中,由于代代师徒在传授、理解、修持、成就等方面或大或小的差异,尽管大同小异,仍形成了不少各有千秋的分支。后世对噶举派的评价有“四大八小”之说,不折不扣是藏传佛教几大教派中分支最多的一个派系。所谓“四大”,指的是噶玛噶举、鲍绒噶举、察巴噶举和帕竹噶举四个较大的教派,所谓“八小”,是在帕竹噶举里面,又分化出止贡噶举、达隆噶举、主巴噶举、超浦噶举、玛仓噶举、叶巴噶举、雅桑噶举及修赛噶举八个小支派。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噶举教派,有不少后来又逐渐湮没在时间的淘沙大浪中,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是噶玛噶举派,今日藏汉都耳熟能详的十七世大宝法王,就是噶玛噶举这一派在当今时代的代表人物。
    在冈波巴大师众多弟子中,最值得大书一笔的,当是创立了“四大”之中居于首位的噶玛噶举派第一世“大宝法王”都松钦巴了。
    都松钦巴生于藏历第二绕迥之铁虎年(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在种种奇兆映衬下,哇哇落地在朵康朱倭下区热达地方,一位修行有成的大瑜伽师家里,据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所编《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听列仁波切所著《大宝法王噶玛巴的历史》等书考据及《互动百科》、《百度百科》、《中国西藏新闻网》记载,此地属于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境内。
    新龙古称“梁茹”,意为森林间的凹谷,很久以前就有古羌部落栖居。战国至西汉时期,“白狼国”人在此生息繁衍,尚武好勇,民风剽悍。史载汉明帝永平年间白狼王曾作歌颂扬汉德,后以《白狼歌》闻名于世。元代至元十年(1273),当地一高僧喜绕降泽拜见元世祖忽必烈时,当众将所携铁矛挽成一铁疙瘩,元世祖大为赞叹,封他为“瞻堆本冲”,瞻堆,在藏语音里为铁疙瘩,本冲,相当于土司这一官职,新龙自那时起得名“瞻堆”。清同治四年(1865年),清朝廷将瞻堆赏给十二世达赖喇嘛,任由达赖喇嘛从拉萨派人管理,数十年间成为西藏在川管辖的一块“飞地”。民国时改名瞻化县。一九五一年十一月经西康省政府批准命名为新龙县,习用至今。

查看更多...

分类:心海泛舟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5388

2012新作连载(15)


                        五.噶举派和“大宝法王” 

    措卡湖畔的措卡寺,是一座噶举派的寺院,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教派,通常指称的噶举派,形成于公元十一二世纪藏传佛教“后弘期”(注1),由藏族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大译师玛尔巴(1012-1097)开创。

查看更多...

分类:心海泛舟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