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第一书记借东西不还(回忆录选载)



二十二.第一书记借东西不还


      八四年前后,全国兴起过一股“小报”之风。所谓“小报”,主要是跟那些面孔死板、千篇一律的官方大报相比较,办得比较轻松活泼一点的报纸副刊,内容大都为一些民间传说、奇闻轶事等等,在文学样式的分类上可归于“通俗文学”的范畴,因为故事通俗生动,这类报纸副刊一问世便受到市民读者的欢迎,尤其为火车站候车的旅客所青睐,一报在手,就像嗑瓜子一样,是打发候车、乘车无聊时间的一味消遣品。

查看更多...

分类:作者自白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4241

二十一.汪道涵:“晚报房子包我身上。”
  

    
    上海《新民晚报》的房子问题,也是“文革”后的一个“落政”(“落实政策”之简称)问题,比起“回国专家”胡志伟的“落政”经历来,晚报的遭遇更加曲折多变、跌宕起伏。
    《新民晚报》是国内一份老资格的地方报纸,它的前身是二十年代末创刊于南京的《新民报》,上海版的《新民报•晚刊》于四十年代中期问世,报馆设在靠近外滩的圆明园路五十号,总编、社长是以笔锋犀利名噪一时的赵超构(1910-1992)。解放后,《新民报•晚刊》易名《新民晚报》继续出版,“文革”中晚报被迫停刊,报馆被“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占为出版《工人造反报》的大本营,“工总司”的一位司令就是后来当上党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文革”以后,报馆被用作上海业余工业大学黄浦区分校的校舍。

查看更多...

分类:作者自白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5388

初进康办(回忆录选载)


十二.初进康办

    大学时光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八一年秋季,“文革”以后首批招收的大学生,因为是七八年春季入学的,此时已进入最后一个学期,每个学生毕业后何去何从,被提到学校议事日程上来。有一天,中文系负责我班毕业分配的叶老师约我谈了一次话,他开门见山对我说:“你原来的工作单位正式派人持函到我校来过了,想把你要回去,说是对你的工作安排都已考虑好了。我们学校的想法嘛,你未必要回原单位,根据你的情况,我们会把你分到比较理想的单位去,如果你觉得不满意,到时候再回原单位也不迟,你看怎样?不过,你们是文革后头一批大学毕业生,国家很重视,毕分方案是不差的,相信你也会满意的……”
    分配去向张榜公布了——我被分到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即在上海被许多人称为“康办”的那个地方,这也亏得发生在文革中的“康平路事件”,才使许多上海市民知道了,在那条极为僻静的小路上,那个有解放军日夜把守的大门里,才是货真价实上海市最高领导机构所在地。全系就这么一个“康办”名额,似乎是公认最好的一个名额,居然落在了我的头上。跟我同一宿舍的吴惠源捶了我一拳,大呼小叫道:“老兄,祝你鸿运高照,步步高升,康办可就是上海的中南海啊!”我一下子有点惶然,无言以答,班级里学生党员不下十来个,康办是党的领导机构啊,怎会让我这个无党派人士进去呢?叶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市里来挑人时就有言在先,首批选拔大学生进市委机关工作,标准是严格的,考虑到‘文革’的特殊情况,不一定非要党员不可。你去那里,放心大胆地工作好啰。记住,以后别高高在上,别忘了把你输送出去的母校啊!”
    全班七十多个同学,分配去向主要三个方面。一是本市及外地各级党政等机关,如唐代凌分到市府教卫办组织处,陈静英、屠颖颖分到市妇联宣传部、福利部,王伟市委宣传部办公室,吴基民市委统战部办公室,李小棠市政协文史组,陈苏宁市财政局办公室,孙进市高教局办公室,王兆军北京全国最高人民法院,苏玲北京市总工会组织部,李光北京市司法局,杨德华北京中央党校教务处,易桂鸣广西团区委办公室,等等。二是跟中文专业较为搭界的文化单位,如徐克仁《新民晚报》文化组,倪镳上海少儿出版社,卢新华、郦国义《文汇报》文艺部,陈可雄《文汇报》驻京办,李志勇北京新华社对外部中文组,张胜友北京《光明日报》总编室,李辉《北京晚报》文体组,张锐甘肃《飞天》编辑部,杜建国湖北文联《长江》编辑部,何昌宇四川人民出版社,胡文佩山东人民出版社,等等。三是留校及其他大专院校的,留校的有王群(党委办公室)、陈思和(当代文学研究室)、张兵(《复旦学报》编辑部)、周斌(现代文学研究组)、颜海平(文学理论教研组)等,其他院校有:陈晓明上海外语学院汉语教研组,张宗原华东化工学院语文组,朱迎平上海财经学院汉语教研室,胡平江西师范南昌分院,刘东山福州大学语文组,等等。部队来的尹学龙、陈吉福、谭建、周章明,仍回部队系统。孙乃修、梁永安、余学清入读本系研究生,王贻梁考取了历史系研究生。还有一位徐国民,毕业前夕就去美国留学了。

查看更多...

分类:作者自白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6887

复旦圆了我的大学梦(回忆录选载)



十一.复旦圆了我的“大学梦”

    这一年的十月十二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决定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一个多星期后,新华社正式发表了这一消息。听到这一喜讯,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了多少年了,几乎已经绝望了,忽然,山穷水尽,柳暗花明,一个机会出现了,怎不令人眼前一亮!我不能放弃这个机会,我一定要报名参加高考!
    十二月份就要举行考试,备考的时间短得可怜。不过,我想没什么好抱怨的,这一机会对所有人都是均等的,临时抱佛脚,当然也要突击一下,关键还是看你平时的积累、内在的实力。文科要考四门:政治、语文、史地、数学。理科还要考理化。对我来说,只适合考文科。我最薄弱的环节也就是数学,毕竟只读到初中毕业,没学过高中数学。我找来了高一至高三的数学书,独自琢磨,说实话,很多都看不懂,最后囫囵吞枣,强记了几个数学公式,希望碰巧或能对得上号。初中数学,大致复习了一遍,估计问题不会很大。至于政治语文历史地理,重点在地理上花了点功夫,政治搞了这么多年,用不着复习什么,历史在注释法家著作时已有一定接触,语文么,无非写篇作文,似乎也没什么要准备的。

查看更多...

分类:作者自白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4897

我的中学时代3(回忆录选载)

 
 
 八.“大串联”二万五千里


    八月五日,毛主席发表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八月八日,党中央通过并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文革”中著名的“十六条”。

查看更多...

分类:作者自白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4575

我的中学时代2(回忆录选载)


七.狂热而荒唐的“革命”年代


    难忘的一九六六年!
    六月一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响当当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文章开宗明义,用极为鼓动性的语言,为中国大地上正在展开的“文化大革命”大声呼喊:“一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正在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社会主义中国兴起。在短短几个月内,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斗号召下,亿万工农兵群众、广大革命干部和革命的知识分子,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横扫盘踞在思想文化阵地上的大量牛鬼蛇神。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打碎了多少年来剥削阶级强加在他们身上的精神枷锁,把所谓资产阶级的‘专家’、‘学者’、‘权威’”、‘祖师爷’打得落花流水,使他们威风扫地。”

查看更多...

分类:作者自白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4375

我的中学时代(回忆录选载)


六.政治气氛浓得出奇


    宽阔的上中校园里到处绿树葱郁,芳草茵茵,还有东西两个植物园栽满各种名贵花卉,南北两个大小不等的湖泊景色各异,空气中总是飘逸着植物的清香,耳旁不时可听到啾啾鸟鸣,日日置身于如此幽美清馨的环境中,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大有益处,不知不觉中对人的性情也是一种很好的净化和陶冶。
    不过,校园毕竟不是公园,学习也不是游玩,在上中度过的那几年,我感觉学校里的政治气氛比小学里还要浓得多,除了每周都有的政治课,还有少先队队会活动,共青团为少先队员举办的“听团课”活动,各班级办的墙板,教学楼大厅里各年级出的黑板报,阅报栏里日日更新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报纸,学校大礼堂里经常举办的国内、国际形势报告,有时安排晚自修时集体坐在教室里收听中央台的广播,有时把老工人、老劳模请来学校现身说法的“忆苦思甜”报告,以及学雷锋做好事呀,下乡为贫下中农服务呀,学毛著交流心得呀,祭扫革命烈士墓呀等等,哪怕每个星期日晚上在大礼堂里放映给学生看的电影,有不少片子也只是党的路线方针的艺术图解。

查看更多...

分类:作者自白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4220

我跟释永信的一段未果缘

 

                                   我跟释永信的一段未果缘    

   〇六年八月,我接到北京常大林来电,说他最近去过一趟少林寺,见方丈释永信把寺院整理得挺干净,释永信四十一岁,人是能干的,搞寺院管理有成绩,当然,他不是高僧,但现代社会也需要这样的能人,寺院对信众不该卖门票的提案,就是他在人大提出来的。大林又说,释永信告诉他,少林寺有不少故事,已经编了一本,有十万字,要他推荐一个人,文字上帮助加工一下,以后还可以改编成电视剧。他就推荐了我,问我能不能跟释永信联系一下,见见面,并把结果告诉他。我说让我跟释永信联系一下再说,看看他那里到底需要做些什么。

查看更多...

分类:作者自白 | 固定链接 |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