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通源师》网站开通


    最近通源师的弟子为师父开辟了一个《通源师》网站,欢迎前往览胜:

  http://tongyuanshi.com 

查看更多...

分类:大小孩信箱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863

2012新作连载(17)


                             六.曾是莲师修行地

    据不完全搜索,都松钦巴在世时除创立了噶玛丹萨寺、楚布寺这两所十分著名的噶玛噶举派道场,还修建过冈波乃囊寺(在今甘孜州理塘县境内)、邦波寺(在今甘孜州稻城县境内)、禅古寺(在今青海玉树县结古镇)等若干所寺院。犹可一提的是,晚年他委托一个得意门生塔巴降措到自己老家朵康哲削雪山那里建立了一座措卡寺,虽然规模不大,却从创建之初,就成为噶玛噶举派里一个十分重要的一个道场。
    关于措卡湖边的措卡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志编篆委员会一九九二年出版的《新龙县志》里有如下介绍:

查看更多...

分类:心海泛舟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675

现存中国最早汉代石窟

 
               
             拭去蒙尘两千年  汉代石窟焕异彩

    到目前为止,我国考古界、史学界、佛教界比较一致地认为,佛教石窟源于古印度,约公元三世纪传入中国,始建于东晋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的敦煌莫高窟,为中国开凿最早也最有影响的佛教石窟。有说新疆拜城的克孜尔千佛洞,始凿于公元三世纪后期,较敦煌莫高窟要早半个多世纪。还有说陕西延安子长县的钟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336-),也比莫高窟早个数十年。但不管是敦煌莫高窟,还是克孜尔千佛洞或钟山石窟,其开凿之际离开历史教科书所说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即史载东汉永平十年(67)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遣使西域得遇竺法兰、摄摩腾并迎回中土的年代,都已过去二三百年了。

查看更多...

分类:启事板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5670

2012新作连载(16)


    冈波巴弟子众多,身后弟子代代相承,影响深远。因“大手印”教法强调口耳相传,也难免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中,由于代代师徒在传授、理解、修持、成就等方面或大或小的差异,尽管大同小异,仍形成了不少各有千秋的分支。后世对噶举派的评价有“四大八小”之说,不折不扣是藏传佛教几大教派中分支最多的一个派系。所谓“四大”,指的是噶玛噶举、鲍绒噶举、察巴噶举和帕竹噶举四个较大的教派,所谓“八小”,是在帕竹噶举里面,又分化出止贡噶举、达隆噶举、主巴噶举、超浦噶举、玛仓噶举、叶巴噶举、雅桑噶举及修赛噶举八个小支派。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噶举教派,有不少后来又逐渐湮没在时间的淘沙大浪中,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是噶玛噶举派,今日藏汉都耳熟能详的十七世大宝法王,就是噶玛噶举这一派在当今时代的代表人物。
    在冈波巴大师众多弟子中,最值得大书一笔的,当是创立了“四大”之中居于首位的噶玛噶举派第一世“大宝法王”都松钦巴了。
    都松钦巴生于藏历第二绕迥之铁虎年(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在种种奇兆映衬下,哇哇落地在朵康朱倭下区热达地方,一位修行有成的大瑜伽师家里,据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所编《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听列仁波切所著《大宝法王噶玛巴的历史》等书考据及《互动百科》、《百度百科》、《中国西藏新闻网》记载,此地属于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境内。
    新龙古称“梁茹”,意为森林间的凹谷,很久以前就有古羌部落栖居。战国至西汉时期,“白狼国”人在此生息繁衍,尚武好勇,民风剽悍。史载汉明帝永平年间白狼王曾作歌颂扬汉德,后以《白狼歌》闻名于世。元代至元十年(1273),当地一高僧喜绕降泽拜见元世祖忽必烈时,当众将所携铁矛挽成一铁疙瘩,元世祖大为赞叹,封他为“瞻堆本冲”,瞻堆,在藏语音里为铁疙瘩,本冲,相当于土司这一官职,新龙自那时起得名“瞻堆”。清同治四年(1865年),清朝廷将瞻堆赏给十二世达赖喇嘛,任由达赖喇嘛从拉萨派人管理,数十年间成为西藏在川管辖的一块“飞地”。民国时改名瞻化县。一九五一年十一月经西康省政府批准命名为新龙县,习用至今。

查看更多...

分类:心海泛舟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823

2012新作连载(15)


                        五.噶举派和“大宝法王” 

    措卡湖畔的措卡寺,是一座噶举派的寺院,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教派,通常指称的噶举派,形成于公元十一二世纪藏传佛教“后弘期”(注1),由藏族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大译师玛尔巴(1012-1097)开创。

查看更多...

分类:心海泛舟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040

2012新作连载(14)

    在齐麦家住下后,有一天,我又上措卡湖边溜达去了。从齐麦家到措卡寺,走了六里上坡路,多少有点累,不过,一来到美丽的措卡湖边,面对如诗如画的山水美景,人入画中,物我相融,疲乏顿消。轻装上山,没带相机,我取出手机,给小别数日的措卡湖拍张照。就在我端起手机取景,准备按下快门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天空中就像打雷闪电一般,整个天空闪过一道光,不过,不是平时闪电的白光,而是一道红光!
    我心里不禁打了个嗝愣,同时不由自主按下了快门。
    马上回放刚拍的那张照片。应该说,运气还真不赖,按下快门那一刻,不早不晚,不快不慢,恰好捕捉到了刚才天空中红光一闪的那一瞬间!为了做个对比,我立刻又拍了一张,一前一后,两张照片的色彩果然大不一样,后面那张,云是白的,树是绿的,就如平时所见,色彩很正常;而前面那张,整张照片都被红色笼罩,色彩明显失真,尤其天空的云彩,说不明白那是一种什么颜色,云彩翻腾,似黄似橙似赤,仿佛天际正在起火燃烧,给人一种十分诡异甚至带点恐怖的感觉……
    说实话,我有点犯晕了。天空不打雷就闪电,这事就奇,闪电不是白光而是红光,这事更奇。不过,这种奇而又奇的事,不会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吧?那上天显示这一奇异景象,究竟要告诉人们什么呢?人们常说天意难测、天意难违,对那道红色闪光,我也不便联想过多猜测过度,该发生的,总会发生,或许有一日会多少明白过来吧。

查看更多...

分类:心海泛舟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605

2012新作连载(13)

                     

                 四.措卡湖畔,奇兆连连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的陌生人会一见如故,也有的人经常见面却仍形同陌路,其间差异,除了跟人的性格、习性、爱好等是否相合外,相信佛教的人认为,这很大程度上还来自于前世的因缘际会。这么说,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比较玄乎,【但在藏地,因为全民信佛】,铁哥们都相信在前世他们就一定是好朋友,今世的夫妻在前世也一定互相钦慕,所以在这一世是来再续前缘。好像有首藏族歌曲唱的就是“我跟你下一世还要做兄弟……”  【补充说明:上面方括号里“但在藏地,因为全民信佛”这句,被市民委的审查官圈出删除。审查官为什么对藏区“全民信佛”那么反感?毋容置疑,一个没有信仰的社会、一个崇尚钱权贬损信仰的社会,那才真正是时代的悲哀,是世界万恶的渊薮。】

查看更多...

分类:心海泛舟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550

2012新作连载(12)



    听一位浙江白领小王介绍,她较早参加了孤儿学校筹建工作,堪布遇到的艰难曲折,远非常人所能想象。办学要有场地,当时借用了县水利局一个荒废的学校,每年租金几十万。因私人不准办学,好不容易,申请成立了康巴爱心协会,以慈善机构的名义来办学,规模也不想办得很大,主要解决乡里几十个孤儿的读书问题。有个上海居士建议,学校规模要大一些,资金他有把握募集。后来水利学校要把房子收回,若没有实体建筑,爱心学校也批不下来。上海居士要学校规模大一些,是出于好心,可他找到的赞助人只承诺每年五万元人民币,杯水车薪,连孩子们吃饭钱都远远不够,而学校已经按较大规模开建了。最艰难的时候,第一层地基已打下,钱不够,又碰上金融危机,深圳一个老板自顾不暇,临时撤资,工程队扣押了堪布身边的人,堪布把一辆很好的越野车卖了,缺口仍不小。那时堪布每天接几个小时电话,对方就是催钱,再不行要起诉了。她和文竹向熟人借了一笔钱,暂时缓解了一下。后来有个宁波杨老板援手相助,第二层才盖了起来。
    小王说,克服种种困难,康巴孤儿学校总算办起来了。开学后两三年,麻日乡的教育向来是新龙县里最落后的,而这所学校获得整个新龙县第一名!甘孜州教育部门来考察过,新龙县和乡开了一百多辆车,来参观学习。学校教学非常规范,吸取了汉地一些好的做法,尤其开设英语班,在当地是非常超前的!上师发心非常广大,希望让孩子们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现在,很多人想把孩子送进来,上师不同意,只招收孤儿和特别贫困生,名单逐一查核落实。给孩子准备的被褥,上师要求被子要厚,下面要有垫被,怕天冷孩子着凉。非常细心。每天吃四餐,保证孩子身体发育需要,早餐品种天天换。她有一次去孤儿学校,山水太大,泥沙冲下来,喝的水很浑浊,引起很多学生拉肚子,有个老师二十四小时腹泻,她也拉腹泻不止,到色达、理塘、马尔康,一路上挂盐水。后来发心建了个水塔,对水进行过滤。要求每个学生睡前洗脸洗脚,有个点名册。一开始很难做到。汉地老师进去后,学生的生活细节、习惯观念,都在改变。饭前洗手,常换洗衣服,等等。她曾问过一些学生,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很多人想当老师,有的想出家,都想以此来报答上师对他们的恩德!
    一位深圳白领小苏告诉我,学校的事,她没想到上师会这么辛苦,她都哭了。〇八年,她去过学校,只有前面一栋两层楼,还没粉刷,是他们自己粉刷的。〇九年开学,她也去了,那一批招了一百多人。当时孤儿占的比例不少,招收时逐个逐个调查落实,一定要孤儿、单亲或特别贫困生才收。召请老师,也特别辛苦,堪布要做就要做最好的,殚精竭虑,从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的志愿者老师。头一年考试,整个新龙县第一名!为了留住老师,尽量想办法改善老师的生活,为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安排老师进暑期英语夏令营进修,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

查看更多...

分类:心海泛舟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