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我的中学时代(回忆录选载)


六.政治气氛浓得出奇


    宽阔的上中校园里到处绿树葱郁,芳草茵茵,还有东西两个植物园栽满各种名贵花卉,南北两个大小不等的湖泊景色各异,空气中总是飘逸着植物的清香,耳旁不时可听到啾啾鸟鸣,日日置身于如此幽美清馨的环境中,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大有益处,不知不觉中对人的性情也是一种很好的净化和陶冶。
    不过,校园毕竟不是公园,学习也不是游玩,在上中度过的那几年,我感觉学校里的政治气氛比小学里还要浓得多,除了每周都有的政治课,还有少先队队会活动,共青团为少先队员举办的“听团课”活动,各班级办的墙板,教学楼大厅里各年级出的黑板报,阅报栏里日日更新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报纸,学校大礼堂里经常举办的国内、国际形势报告,有时安排晚自修时集体坐在教室里收听中央台的广播,有时把老工人、老劳模请来学校现身说法的“忆苦思甜”报告,以及学雷锋做好事呀,下乡为贫下中农服务呀,学毛著交流心得呀,祭扫革命烈士墓呀等等,哪怕每个星期日晚上在大礼堂里放映给学生看的电影,有不少片子也只是党的路线方针的艺术图解。

查看更多...

分类:作者自白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630

我跟释永信的一段未果缘

 

                                   我跟释永信的一段未果缘    

   〇六年八月,我接到北京常大林来电,说他最近去过一趟少林寺,见方丈释永信把寺院整理得挺干净,释永信四十一岁,人是能干的,搞寺院管理有成绩,当然,他不是高僧,但现代社会也需要这样的能人,寺院对信众不该卖门票的提案,就是他在人大提出来的。大林又说,释永信告诉他,少林寺有不少故事,已经编了一本,有十万字,要他推荐一个人,文字上帮助加工一下,以后还可以改编成电视剧。他就推荐了我,问我能不能跟释永信联系一下,见见面,并把结果告诉他。我说让我跟释永信联系一下再说,看看他那里到底需要做些什么。

查看更多...

分类:作者自白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946

朝圣朗卡上师闭关洞

  

                               朝圣朗卡上师闭关洞
    
    头一次听说有这么一位长年禁食闭关的苦修士,时在十五年前,我去西藏拉萨,途经丁青县,听丁青寺一位主持跟我说起,当地有位修苦行的僧人如何了得,闭关十几年,几乎不吃不喝,偶尔为老乡唸个经,稍许用水湿湿嘴唇而已。当时我连这位僧人姓甚名谁多大年纪等皆一无所知,但崇敬之心肃然而起,很希望今后能有机会拜见这位了不得的苦修士。

查看更多...

分类:启事板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854
 
《我的藏族兄弟》出版消息
    
    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的《我的藏族兄弟——走出白狼古地的嘉样堪布》一书,春节过后印刷装订完毕,根据出版合同和正常流程,近日或可陆续进入新华书店等销售渠道跟读者见面。
    作者近十几年里曾十几次行走青藏高原,本书是最新写成的一部高原纪实作品,以作者结拜的一位藏族兄弟嘉样堪布为主线,生动而客观地描述了发生在这块古老土地上的许多神奇故事,以及从白狼古地走出来的这位藏族兄弟,如何将藏族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帮助现代人重拾久已失落的信仰和爱心的慈悲之举。
    本书规格:16开,250页。
    书号:ISBN 978-7-5452-1215-0。

查看更多...

分类:启事板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949

小壁虎长眠佛像怀中


小壁虎长眠佛像怀中


    昨天,对家中佛台及供着的佛像法器进行了一番清洁工作,也算是干干净净迎新年的意思吧。在擦拭一尊度母像时,发现度母身上竟然趴着一条死去的小壁虎!从小壁虎已经完全干瘪僵硬的身躯来判断,其死去的日子不会太短。记得去年夏秋,屋子里确曾见到过小壁虎,不知从哪里来的,长约一寸,颜色黝黑,动作敏捷,行无所踪,有时爬在墙上,有时爬在天花板上,停下来时,仰着头,东张西望,见了人也不怕,我们也不去管它。后来很长时间再没见着,猜想它是不是去屋外大世界过一种新生活了。
    壁虎大概属于冷血类动物吧,到了秋冬季节,天气转冷的时候,朝南比较暖和的地方,应该比较吸引它们,冷冰冰的金属佛像,肯定不是适于居住的场所。这尊度母像,是我多年前在昌台等候发自白玉开往甘孜的长途班车时,一个藏族老乡卖给我的。他先是向我兜售银元,说老板你收下来,回去卖了肯定值钱。我问他银元哪里来的?他说他年前娶了个老婆,比他年轻很多,但老婆老是埋怨他穷,挣不了钱,看不起他,他一气之下,把老人以前埋在地下的财宝挖了出来,准备卖掉一点,回家让老婆看看,他不是挣不了钱的男人。我说我不是老板,不做生意,不想靠倒卖银元挣钱。他说你帮帮我吧,买一点吧,当地人再便宜也买不起。我说,既然这样,那好吧,不管你银元是真是假,我就算是帮你一把,买你几个。于是我选了十个不同样式的,有的图案带花,有的带龙,有的是帆船,有的是外国女神,等等。等我付了钱,他变戏法似的,又从藏袍里掏出一个佛像来,动员我也买下来。我说我家里供的佛像够多的,没地方放了。他说这是一尊银的佛像,很少见,你一定要买下来。我说佛像一般都是铜铸的,哪有银制的,是白铜吧?他赌咒发誓,说这绝对是银子做的。我把佛像捧在手里,仔细看看,这是一尊六寸度母像,造型做工都不错,家里佛像虽不少,度母像倒正好没有。于是我把这尊度母像也请了下来。

查看更多...

分类:心海泛舟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146

通源师近照



通源师近照
分类:大小孩信箱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884

赠书启示



                                                         赠书启示(已赠完!)  

     兹有宁夏王佰谋先生向读者赠送《千古一泰无名僧》一百册,有意者可电邮 netox@126.com ,写明姓名、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以便寄送。先到先得,赠完为止。

查看更多...

分类:启事板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5609

活佛未了愿,祈愿早圆成

     
                                活佛未了愿,祈愿早圆成    

    西藏江达县北端邓柯乡,地处藏、青、川交界处,紧挨着金沙江,有一所建于五六百年前的格鲁派道场琼柯寺,二〇〇〇年我曾去过那里。据说,被藏地称为“第二佛陀”的宗喀巴(1357-1419)大师,年轻时由青海前往卫藏途中,曾在这里住过一夜,并预言以后这里会出现一个大寺院。在宗喀巴大师去世数十年后,格鲁派果然在这儿建起一座琼柯寺。琼柯,意为法衣,据说寻址建寺的娘仁喇嘛在金沙江上游将自己袈裟脱下扔于江中,随其漂流数十里,所停之处,即建寺之地。琼柯寺在其鼎盛时期,曾辖有子寺十三所,本寺常驻僧侣多达千人,在金沙江对岸(今属四川洛须)也建了念经堂和长寿佛殿。像许多格鲁派寺院一样,琼柯寺的日常寺务由堪布主持,该寺历来很受达赖喇嘛重视,历任堪布多由远在千里之外的达赖喇嘛亲自委任。
    那年我去琼柯寺时,主持寺务的绛巴森格(1960-)堪布,即将六年期满,他自己很想卸位后闭关修行去,可全寺僧众都推举他再干下去。这位八岁剃发、数十年刻苦学修的出家人,他的前任罗噶堪布(1921-1998)和出国数十年又回到琼柯的依噶活佛(1930-2001),为“文革”后修复寺院出了大力,但这个地方实在太穷了,依噶活佛在瑞士等国生活多年积累的全部积蓄,带回国内用于建寺,缺口仍很大。依噶活佛生前曾很郑重地对绛巴堪布说,他最大的心愿是在琼柯寺建一所佛学院和一个闭关房,还说一定要把琼柯寺办成一个清净的修行地、众生的朝拜地。绛巴堪布以此为勉,下决心要为完成活佛心愿作出最大努力。

查看更多...

分类:启事板 | 固定链接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374